近日,国务院学位办调整学科门类,将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调整为历史学门类,下设三个一级学科:考古及博物馆学、中国史学、外国史学。为适应学科调整后的新形势,将“985”三期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结合本院系实际,特制定如下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 规划目标:
1、使我校历史学科位列全国三甲。使元史研究、江南地域经济史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长江中下游考古研究、六朝史研究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与中心位置;使英国史研究、德国史研究、欧盟研究、欧洲国际关系研究、边疆史研究、文物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位于全国前列。
2、在十年内,培养或引进国务院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1-3人,新世纪人才7-10人。完成新老更替,使学术梯队更趋合理,年轻中坚力量成长壮大,在全国学术界有相当话语权。
3、进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4、十年内取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0-12项,获国家重大课题4-8项。
二、现有学科及师资队伍现状:
历史学系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授予权,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民族学、国际关系(法学)、外交学(法学)8个二级学科。现有历史学和考古学(含文物鉴定与保护)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思想史、边疆学、国际关系(法学)8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民族学、国际关系(法学)、外交学(法学)8个硕士点。
199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世界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历史学系现有专职教师64人,行政管理人员13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28人,外单位挂靠招生导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毕业职称待评者9人,56人拥有博士学位,占教师人员结构的87.5%,其中有海外博士学位者3人。
本系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校级资深教授2人(茅家琦、张宪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江苏省“333”工程3人(第二层次、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各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拥有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9人。
本系中青年教师90%以上曾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进行长期或短期访问。
三、 发展设想:
(一)体制设想:因一级学科已经发生调整,故撤系建院势在必行,初步设想,在2012年前成立历史文化学院,下辖如下院系:
1,考古及博物馆学院:下设考古学系、文物学及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系。
2,历史学院:下设中国史学系、外国史学系、边疆史地系。
3,国际关系学院:下设国际关系系、外交学系。
历史文化学院附设研究机构为: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欧盟研究所、南京历史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台湾研究所、边疆民族学研究中心、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英国史研究所、韩国研究所、明清史研究所、和平研究所等。
(二)学科建设:十年内达成如下目标:
1、2012年确保世界史重点学科不丢失,并使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升格为国家重点学科。
2、中国古代史学科在2010年度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两项的基础上力争在六-九年内晋升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国际关系学科在六年内力争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4、历史学在六年内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5、重视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点建设。综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国际关系专业的相关研究力量,成立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并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6、对文物学这类国内没有现成博士点的新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予以重点扶持,争取建设硕士点并在十年内成为专业博士点。
(三)队伍建设:在10年内,使历史文化学院专任教师人数逐步达到95人,其中外籍5人以上;管理及教辅人员1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90%以上,管理及教辅人员大多数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第一个五年引进或产生国务院评议组成员1名,长江学者1-2名,新世纪人才3-4名,外籍专任教师2-3名。第二个五年适当扩大引进量,为教学与科研改革的深化提供必备的支撑。
(四)教学改革:适应国际化办学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基础。前五年内每个硕士专业至少要开出一门英语讲课的课程,本科五年内至少开出英语授课的必修、选修课各一门。强化与世界各知名大学的学生交流,逐步与越来越多的境外名校做到学分互认。改变教师轻教学重科研倾向,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名师。对教学获奖的教师予以经费配套。将学科教学质量优劣和学科教学体系是否合理纳入学科组长考核内容。力争在头五年取得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
(五)科研及专业特色建设:利用南京大学人文基金和“985”三期建设资金、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资金对以科研成果扩大南京大学在全国历史学界的影响予以扶持。既要出一些标志性的集体成果,也要出一批质量上乘、被国内同行普遍认可、达到学术前沿地位的个人论著。鼓励教师在国内一流期刊和ssci刊物发表论文。发挥学科特色:
1、世界史在继续保持英国史方面研究优势的同时,建立完善欧洲史研究队伍,强化已有较好基础的欧盟研究。引进世界中世纪史、法国史、俄国史研究人才,加大德国史研究投入。目前已引进德国史方向博士王涛副教授,已引进德裔教师一名,可望在3-5年内使南京大学成为德国史研究重镇之一。
2、中国近现代史在保持中华民国史研究全国中心地位的同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经济史研究、太平天国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会党史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等方面继续做出特色,在南京大学人文基金支持下筹建台湾研究中心。
3、中国古代史在保持蒙元史、明清江南经济史优势同时,确保边疆民族史、六朝史、先秦思想史、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学术地位,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4、考古及博物馆学将加强科技考古和田野考古的交叉渗透,争取建立一个科技考古实验室。加快人才引进,强化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和博物馆学方面建设。抓住国家空前重视机遇,强化文化遗产方面研究,力争成为教育部、文化部共建的首批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之一。强化与地方联系,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服务。
5、国际关系史专业在保持欧洲国际关系史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入整合美国研究科研力量,健全外交学研究团队,加深与国家相关部门传统合作,更好地为国家外交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六)人才培养:
设立历史学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培育基金,对研究生在核心和一流刊物发表的论文予以奖励,改变近年来在优博优硕论文方面的颓势,在下一个五年培养出1-2篇全国优博,十年内培养出2-4篇全国优博。
本科生培养方面,力争在5年内使“文物鉴定”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水平,把文物鉴定专业办成国内一流的本科专业基地。继续坚持一流教授为本科生开课制度,探索培养模式创新。在设立专业有所松动的前提下,开设“外交学”本科专业。
领会中央精神,加强专业硕士培养,使专业硕士培养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招生数十年后与科学硕士达到1:1-2:1。
(七)学术交流
利用南京大学人文基金设立学术讲座。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学术讲座10-15次,国际学者邀请对象为海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资深教授,国内学者为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等著名学者。
从海外著名大学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的大师级学者中选聘“讲席教授”,每年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30天。讲席教授的职责包括举办学术讲座、承担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指导研究团队等。
从国内外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一流学者中选聘“特聘教授”,聘期3年。特聘教授的职责包括承担本科或研究生课程、领衔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举办学术讲座、指导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指导研究团队等。
利用南京大学人文基金设立“国际学术交流专项”,包括:每年举办高水平国际性学术会议2-4次;每年资助本系教师10-15人去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研修、查阅资料,时间1-10个月不等;每年邀请海外著名学者2-3人来本系进行合作研究,时间1个月;定期组织系行政班子成员或学科负责人赴海外一流大学历史系考察,学习海外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科研动态、学生管理、行政教辅、社会服务等内容,提升本系教、学、研以及行政管理的综合水平,同时深化、拓宽与海外著名大学历史系的合作渠道。
鼓励研究生、本科生的境外交流学习,为其提供短期生活费和往返路费。结合研究生院在这方面提供的经费,使十年后出国交流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50%,从而拓展学生眼界,使其早窥学术门径。
(八)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历史研究的现实服务性非常重要。目前启动的合作项目有
1、同常熟市政府合作,在该市东南经济开发区建立“南京大学文化创意博士后工作站”和“南京大学文化创意博士研究生实习基地”,以此为平台,进行江南文化研究与开发工作。
2、同天地集团、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合作,对文物鉴定新学科实行共建,在无法完成体制性转变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授课讲学。与长风堂博物馆、长风拍卖公司等单位结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其成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基地。
3、与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委宣传部共建“南京大屠杀研究所”,每年获研究经费100万元。
4、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共建“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获研究经费50万元。
在今后十年内我系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探索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四、预计所需经费
目前本学科每年算上“985”三期建设资金、人文基金、优势学科建设基金、课题基金大约每年800万左右,看似很多经费,其实不然。仙林的历史大楼装潢布置需要大笔经费,而在目前财务制度中中无法开支。希望学校在资金或政策上予以支持。支撑这一十年计划,总经费将达到一亿元人民币以上。